多系统萎缩合并睡眠呼吸障碍与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1例报道
王颖颖 刘 柳 王舒阳 贾传宇 李芳芳 王雅利 张 静 蒋 超△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五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1006);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杰出青年计划(2018JQ0016)
△通信作者:蒋超(1980-),男,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Email:chaojzzu@126.com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睡眠呼吸障碍;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成年;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锥体束征
【中图分类号】 R744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73-5110(2018)03-0328-03 DOI:10.12083/SYSJ.2018.03.084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成年起病、进展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及锥体束征等临床特征。由于起病时累及3个系统的先后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可出现尿失禁、体位性低血压、运动迟缓、行走不稳等症状,还可能出现精神情感障碍[1],但合并特殊类型睡眠障碍患者少见。随着病程进展,最终出现3个系统全部损害的病理和临床表现。现报道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7-09收治的1例多系统萎缩合并睡眠呼吸障碍与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分析该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54岁,以“进行性行走不稳3 a,一过性意识丧失1 d”为主诉入院。3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双下肢乏力,感抬腿费力,间断摔倒,表现为向前摔倒;2 a前行走不稳加重,一次活动时摔倒,头部及胸部受伤,肋骨骨折,后逐渐出现双手间断抖动,手脚冰凉,伴构音不清,至多家医院就诊,曾考虑诊断: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小脑扁桃体下疝?未明确诊断;1 a前患者行走不稳加重,摔倒次数增多,逐渐出现睡眠时小便失禁,睡午觉或夜间睡眠时尿床,白天清醒状态下小便正常,大便无异常;4个月前家人发现患者出现声音沙哑,构音不清,伴心慌、气短;3个月前家属发现患者白天午睡或夜间睡眠时有鼾声,伴呼吸急促,经常睡眠中憋闷致醒,症状逐渐加重,睡眠质量越来越差;1 d前患者坐位起立时突然出现双眼黑懵,意识丧失,面部及眼部摔伤,1 min后意识恢复。发病以来,饮食正常,夜晚有鼾声,呼吸急促,时有尿失禁,无明显体质量变化。入院体格检查:BP 128/90 mmHg(1 mmHg=0.133 kPa);一般情况:神志清,精神欠佳,反应稍迟钝,对答基本切题,构音不清,智能正常。脑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肉无萎缩或假性肥大,无肌肉压痛,肌张力正常,无不自主运动;四肢肌力Ⅴ级,双侧指鼻试验欠准稳,双侧跟-膝-胫试验稳准,闭目难立征阳性,直线行走稳不稳,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双侧夏多克征阳性,双侧霍夫曼征阴性,四肢腱反射亢进。双侧痛温觉感觉正常,关节位置觉、振动觉等深感觉及复合感觉无明显异常。毛发指(趾)甲无松脆、脱落,汗液分泌正常,双侧皮肤划痕症阴性。脑膜刺激征:颈软,无抵抗,凯尔尼格征阴性,布鲁津斯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稍粗,心率100次/min,律齐,腹平软,双下肢无水肿。测三位血压无明显差异:卧位:128/90 mmHg(左上肢),125/85 mmHg(右上肢);坐位:121/88 mmHg(左上肢),120/80 mmHg(右上肢);立位:120/80 mmHg(左上肢),118/82 mmHg(右上肢)。
辅助检查:入院完善血常规(五分类)+C反应蛋白:嗜酸细胞0.00×109个/L,红细胞比积0.41。凝血六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7.8 s。感染五项:乙肝病毒表面抗体620.73 mIU/mL。血脂7项:载脂蛋白A 10.80 g/L,脂蛋白(a)593.6 mg/L。余肝肾功、血糖、红细胞沉降率、血同型半胱氨酸、肿瘤标记物、甲功五项、贫血四项及铁两项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强回声斑块形成;无名动脉混合回声斑块形成。心脏彩超:升主动脉增宽;左房大;二、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下降。双肾及肾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肝、胆、胰、脾及双输尿管、膀胱未见占位变;双肾形态及血流未见异常。3.0T磁共振脑功能弥散加权成像(DWI)+颈椎磁共振:(1)可疑左颞叶边缘异常信号,建议MRI增强检查;(2)天幕区弧形液性信号,考虑脑质外积侧液,考虑小脑萎缩所致;脑桥可见长T2“十字征”(图1);(3)颈椎间盘变性,C6-7椎间盘膨出;(4)左上颌窦炎;(5)枕骨斜坡倾斜角度较小,相邻局部蛛网膜下腔略窄,颈髓未见明显受压。256排头颈联合CTA示左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少许钙斑,考虑动脉硬化。16排CT平扫(寰枢关节+三维重建):颅底角>150°,考虑颅底凹陷。双侧上颌窦炎。多导呼吸睡眠监测(PSG)提示,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中度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建议呼吸机治疗,夜间侧卧位睡眠。
诊断及治疗:根据患者进行加重性行走不稳、双手不自主抖动、睡眠障碍、尿失禁、构音不清、直立性晕厥及病理征阳性等多种临床表现及体征,结合患者头颅磁共振脑桥可见长T2“十字征”及寰枢关节CT平扫,考虑诊断:(1)MSA-C型;(2)扁平颅底。入院给予改善脑代谢、营养神经、调节睡眠、应用口咽通气道及简易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
图1 脑桥可见长T2“十字征”
2 讨论
MSA是一种散发类疾病,据国外资料统计,发病率(0.6~0.7)/10万人,患病率(3.4~4.9)/10万人,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7.8/10万人,5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3/10万人[2-3]。MSA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少突胶质细胞α-突触核蛋白病,其病理学特征是在少突胶质细胞胞浆内出现以α-突触核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包涵体,发病机制可能有两条途径:(1)先出现α-突触核蛋白阳性包涵体为特征的少突胶质细胞变性,导致神经元髓鞘变性脱失,激活小胶质细胞,诱发氧化应激,进而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2)神经元本身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造成神经元变性死亡[4]。MSA普遍被认为是散发的,但也有研究证实,遗传因素也可能参与了MSA的发病过程[5-7]。
MSA的诊断仍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确诊靠病理活检[8]。而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9]。临床症状:(1)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往往是首发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如尿失禁、尿频、尿急和尿潴留,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吞咽困难、瞳孔大小不等和Horner征、哮喘、呼吸暂停和呼吸困难。男性通常以勃起功能障碍作为首发症状,女性则为尿失禁。(2)帕金森症状是MSA-P亚型的主要表现,特点有运动迟缓、肢强直、震颤,多数对左旋多巴胺治疗反应欠佳。(3)共济失调症状是MSA-C亚型的主要特点,表现为进行性步态和肢体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眼球震颤等。(4)其他症状,如认知功能损害、吞咽困难、声带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如睡眠异常、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睡眠呼吸暂停)、视神经萎缩、锥体束征等[10-12]。影像学检查:头颅 MRI 为 MSA 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MRI发现壳核背外侧缘条带状弧形高信号、脑桥基底部“十字征”和小脑中脚高信号[13-14]。另外,直立倾斜试验、膀胱功能评价、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呼吸功能评价、睡眠功能评价及123I-间碘苄胍心肌显像也是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依据以上诊断思路,本例患者存在多个系统受影响的临床表现:(1)尿失禁、尿潴留,直立性晕厥,呼吸睡眠暂停和呼吸困难等自主神经受损伤表现;(2)进行性行走不稳,反复摔倒,体格检查可见:双侧指鼻试验欠准稳,闭目难立征阳性,直线行走不稳等体征,存在共济失调症状;(3)存在较明显的构音不清、睡眠障碍和锥体束征,结合头颅磁共振脑桥长T2“十字症”,目前MSA-C型诊断明确。该患者需要鉴别的疾病为扁平颅底。颅颈交界区畸形可出现颈短粗、斜颈、面颊不对称等外观表现,还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特点:颈神经根症状、脑神经症状、脑干脊髓受压症状、小脑症状、椎动脉症状及脊髓空洞症表现。致病原因在于延颈髓受压和颅颈间不稳定,既有先天胚胎发育因素,又有后天病理生理学及生物力学改变的影响。但扁平颅底患者极少出现睡眠障碍,主要原因是颅颈交界区畸形病理改变并未累及睡眠中枢,不会导致像MSA 患者一样的特殊类型的睡眠障碍。
该病患家属最为担心的问题是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时间短,入睡后有高调鼾鸣音,呼吸急促,睡眠中可见双下肢不自主伸蜷,双脚不自主踢动,每次睡眠不超过半小时则憋闷致醒,醒后患者调整睡觉姿势后可迅速再次入睡,再次出现鼾鸣音,伴闷喘。患者自觉睡眠质量差,白天精神状态受影响。多导呼吸睡眠监测(PSG)提示,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中度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建议呼吸机治疗,夜间侧卧位睡眠。患者存在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及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国内外临床研究显示,MSA患者可存在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呼吸障碍(sleep respiratory disorder)、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不安腿综合征及白天过度睡眠。研究表明,PSG可监测到MSA患者夜间发作性的肢体活动或喊叫,但此类患者REM睡眠期下颌肌电活动均不消失,呈位相性或持续性增高,未见到明显异常脑电活动[15]。目前,国内关于MSA患者合并睡眠呼吸障碍与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报道尚较少见。MSA引起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可能是MSA变性导致睡眠相关的解剖结构(如下丘脑、上行网状结构、丘脑网状核、孤束核等)发生改变。另外,RBD多出现在MSA发病早期,被认为是MSA的“红旗征”,行PSG明确睡眠障碍,对MSA的诊断有指导作用。
MSA预后不良,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控制帕金森症状、共济失调症状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严重快速动眼期睡眠障碍可使用镇定安眠药;伴孤立性夜间吸气性喘鸣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MSA患者,一定要完善PSG,评估睡眠结构,可选用持续正压通气或双向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3 参考文献
[1] 王海鹏,李延峰,朱润秀,等.多系统萎缩患者精神症状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11):813-817.
[2] GRAHAM J G.Orthostatic hypotension and nicotine sensitivity in a case of multiple system atrophy[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69,32(1):28-34.
[3] SCHRAG A,BEN-SHLOMO Y.Prevalence of 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an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a cross-sectional study[J].Lancet,1999,354(9 192):1 771-1 775.
[4] GILMAN S,LOW P A,QUINN N,et al.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iagnosis of multiple system atrophy[J].J Neurol Sci,1999,163(1):94-98.
[5] SUN Z F,XIANG X S,CHEN Z,et al.Increase of the plasma α-synucle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ystem atrophy[J].Mov Disord,2014,29(3):375-379.
[6] STEMBERGER S,SCHOLZ S W,SINGLETON A B.Genetic players in multiple system atrophy:unfolding the nature of the beast[J].Neurobiol Aging,2011,32(10):1924.e5-1924.e14.
[7] Multiple-System Atrophy Research Collaboration.Mutations in COQ2 in familial and sporadic multiple-system atrophy[J].N Engl J Med,2013,369(3):233-244.
[8] GILMAN S,WENNING G K,LOW P A,et al.Second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iagnosis of multiple system atrophy[J].Neurology,2008,71(9):670-676.
[9] 唐北沙,陈生弟.多系统萎缩诊断标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10(36):1 055-1 060.
[10] 顾卫红.多系统萎缩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12(3):257-260.
[11] 张海玲,戚晓昆.多系统萎缩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其他非运动症候[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4,21(2):138-140.
[12] SITBURANA O,ONDO W G.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parkinsonian disorders[J].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09,15(3):165-174.
[13] 夏程,郎森阳.多系统萎缩的临床分型和影像学改变的特点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40(10):687-689.
[14] 佟淑平.橄榄-脑桥-小脑萎缩与“十字征”八例[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22(5):338-340.
[15] 侯春蕾,荣培.多系统萎缩的睡眠结构研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6,30(2):77-83.
(收稿2018-01-08 修回2018-01-22)
本文编辑:夏保军
本文引用信息:王颖颖,刘柳,王舒阳,贾传宇,李芳芳,王雅利,张静,蒋超.多系统萎缩合并睡眠呼吸障碍与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1例报道[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3):32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