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X线平片在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聂富祥1) 杨晓龙2) 上官峰1)
1)河南义马煤业集团总医院骨科2病区 义马 472300 2)陕西勉县医院骨一科 勉县 724200
【摘要】 目的 探讨X线平片在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300例以腰腿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分析其临床分型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1)按照Castellvi等标准共检出第5腰椎横突肥大96例,检出率32.0%,对照组检出21例,检出率1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X线平片是诊断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和分型提供直接依据;(2) 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是腰痛的常见原因,对慢性腰腿痛患者应常规拍摄X线平片;(3)Ⅰ、Ⅱ型发生率较其他各型高。
【关键词】 X线平片;腰椎;横突;肥大
【中图分类号】 R81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5110(2011)19003902
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指第5腰椎横突发育异常,致横突与骶骨侧块或髂骨之间结构关系紊乱而导致持续性腰腿痛症状。该病征与腰腿痛关系密切,但有关研究报道不多。笔者收集了200709~201107共计300例因腰腿痛就诊的患者资料,并同时与健康人对照,进行了X线表现与腰腿痛关系分析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正常对照组 180例为非腰腿痛而行X线检查的患者,男104例,女76例;年龄17~75岁,平均36.9岁。腰腿痛组 300例为以腰腿痛就诊的患者,男192例,女108例;年龄13~78岁,平均35.6岁。临床症状主要有腰腿痛,部分向同侧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腰5横突处有压痛。部分病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2 方法
1.2.1 摄片方法:均摄正侧位平片,范围自第12胸椎至骶3或骶4椎体,应包括双侧骨盆髂骨翼。
1.2.2 诊断标准:依据Castellvi[1]标准将腰骶移行椎分为4型:Ⅰ型,横突发育异常;横突肥大呈三角形,其宽度超过19 mm。再根据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分为Ⅰa和Ⅰb 2个亚型。Ⅱ型,不完全腰(骶)化;横突肥大,形状类似骶骨翼,与骶骨相接触形成关节样结构。根据其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分为Ⅱa型和Ⅱb型两个亚型。Ⅲ型,完全腰(骶)化;横突与骶骨发生骨性融合,单侧融合为Ⅲa,双侧融合为Ⅲb。Ⅳ型,混合型。双侧横突肥大,一侧与骶骨相接触为Ⅱ型表现,另一侧与骶骨形成骨性融合为Ⅲ型表现。
1.2.3 移行椎的确定:根据金冈分型标准[2],首先确定是否存在胸腰部移行椎,然后以此为基准由头侧向尾侧对腰椎进行计数,存在腰骶部移行椎者如为4个腰椎即为腰椎骶化,如为6个腰椎则为骶椎腰化。
1.2.4 排除标准:需排除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第5腰椎滑脱、脊柱畸形等原因所致横突与髂骨或骶骨形成假关节或融合者。如仅有横突宽度>19 mm,而无与此相关的局部腰痛,或腰痛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则应称为横突肥大,不能诊断为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
1.3 统计学方法 应有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正常对照组与腰腿痛组、男女发病率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腰痛组第5腰椎横突肥大发生率(32.0%)与正常对照组(1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32,P=0.000);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腰痛组伴脊柱侧弯18例,腰椎前凸变平36例,后突3例,骨盆倾斜18例,脊椎隐裂24例;11例肥大横突处有局部疼痛或压痛,对侧腰痛36例,腰痛伴下肢痛18例,其中12例经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表1 2组第5腰椎横突肥大检出率及分型比较 (例)
3讨论
第4腰神经跨过第5腰椎横突前面,第5腰神经根所经历的椎间孔,前界为第5腰椎椎体的后外侧面、椎间盘的后面及骶骨后面的上部,后界为关节突的前面,侧面为腰肌及髂腰韧带。第5腰椎横突肥大,可引起腰5~骶1椎间孔的前孔狭窄,累及第5腰神经[3]。第4、5腰神经的前支所经过的骨性管道及椎间孔较长,且无蛛网膜保护,每一神经均有静脉丛伴行。第5腰椎横突肥大、伴行静脉丛过于发达或充血均可刺激第4、5腰神经,或者刺激腰骶关节两侧的腰骶神经干(腰4~5),均可导致根性神经痛[4]。腰痛多发生于横突肥大但未融合的一侧,尤以Ⅰ、Ⅱ型多见。佐藤胜彦等研究证实Castellvi Ⅱa 型患者的腰痛症状有81.8%发生于肥大横突一侧[5]。肥大横突与骶骨侧块或髂骨侧块形成假关节后,可由于疼痛而致骶髂关节后伸受限。
移行椎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较多见,如合并隐性脊柱裂,这更增加了慢性腰腿痛的发生几率。腰骶部移行椎双侧对称时较稳定,不对称时可致两侧受力不平衡,导致肥大横突对侧腰痛。其特点是:患者向肥大横突侧侧弯无疼痛,而向对侧侧弯时则感到疼痛。本组有12例合并腰4~5椎间盘突出,均为Ⅱ型,且属于深座腰5[6],提示Ⅱ型上方的椎间隙不稳定,与付志厚等[7]研究结果相符。这可能由于非对称性移行椎下腰部活动不对称,及单个腰椎所承受的应力增加,从而加速椎间盘退行性变,易发生椎间盘突出。此外,还常导致骨盆倾斜、脊柱侧凸及腰椎前凸变平等。
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第5腰椎椎体肥大横突可与髂骨或骶骨形成假关节或融合,也可同时与髂、骶骨形成假关节或融合。假关节形成时可见假关节面硬化;形状发生适应性变化,髂骨或骶骨发生压迫性骨质吸收;假关节融合时则可见关节面和关节间隙消失。本文腰痛组检出12例横突同时与髂、骶骨形成假关节或融合。诊断本病征横突宽度需超过19 mm,但是在该腰痛组病例中发现3例横突宽度正常(11 mm),却与骶骨形成假关节,且有局部压痛,因此认为这种情况亦具有临床意义,建议将此单列为一个类型(Ⅴ型)。
X线正侧位平片是发现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给临床分型提供直接依据。第5腰椎横突肥大与腰腿痛有相关性。对腰腿痛患者,应常规拍摄X线平片,为明确诊断提供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该诊断需要第5腰椎横突肥大的X线表现和腰腿痛症状应同时存在,缺一不可;腰腿痛患者应首先排除其他诊断,且患者X线片显示其第5腰椎横突肥大时,就应考虑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
参考文献
[1] Castellvi AE, Goldstein LA, Chan DP. Lumbosacral transitional vertebra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lumbar extradual defects[J].Spine,1984,9:493.
[2] 金冈恒治,久野木顺一,会田育男,他. 胸腰移行椎のX线学的检讨:腰仙移行椎との关系を中心に[J]. 整灾外,1992,35(9):1 211.
[3] 单云官,魏焕萍,王亚军,等.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J]. 解剖学研究,1999,21(2): 8384.
[4] 唐农轩,范清宇编著. 应用骨科解剖学[M].第2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210.
[5] 佐藤胜彦.腰仙部移行推におけゐ髓节支配の多样性[J].整灾外,1992,35(9):299.
[6] MacLean JGB,Tucker JK, Latham JB. Radiographic appearance in lumbar disc prolapse[J].J Bone Joint Surg(Br),1990,72B (5):917.
[7] 付志厚,吕金柱,刘晓平.腰椎构型与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5,9(2):156157.
(收稿20110612 修回20110815)
本文刊登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4卷19期39-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