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三无”患者救治转归及资金管理工作。方法 对100例院内“三无”患者救治转归及资金管理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结果 强化并规范了院内有关神经外科“三无”患者救治转归流程,早期排除因医疗、护理过程中造成的各类不良隐患,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经济利益。结论 通过强化并规范院内神经外科“三无”患者救治转归及资金管理工作,创新举措,及时有效保障了院内“三无”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经济利益,同时建立良好的“互联网式”互帮服务链,能大幅度提升医院对“三无”患者的救治率。
神经外科“三无”患者救治转归及资金管理工作的回顾性分析
刘 滨 付旭东△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2300410379)
作者简介:刘滨,主管护师,Email:12762589@qq.com
△通信作者:付旭东,副主任医师,Email:fxd1064@163.com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三无”患者救治转归及资金管理工作。方法 对100例院内“三无”患者救治转归及资金管理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结果 强化并规范了院内有关神经外科“三无”患者救治转归流程,早期排除因医疗、护理过程中造成的各类不良隐患,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经济利益。结论 通过强化并规范院内神经外科“三无”患者救治转归及资金管理工作,创新举措,及时有效保障了院内“三无”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经济利益,同时建立良好的“互联网式”互帮服务链,能大幅度提升医院对“三无”患者的救治率。
【关键词】 神经外科;“三无”患者;绿色通道;救治转归;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5110(2018)09-1038-03 DOI:10.12083/SYSJ.2018.09.261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treatment of ”three-have-not” patients in neurosurgery and fund management
LIU Bin,FU Xudong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5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eurosurgery treatment and fund management of ”three-have-not” patients as.Methods We try to make reasonabl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may occur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management through reviewing and summarizing the treatment and fund management of 100 cases of ”three-have-not” patients.Results The treatment of ”three-have-not”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was strengthened and standardized,and all kinds of defects caused by med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were excluded in the early stage.It has guaranteed the life and economic benefits.Conclusion By in-depth treatment and fund management of ”three-have-not” patients,innovative measures have ensured the life safe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ree-have-not” patients in a timely and effective manner,at the same time,establish a good ”internet style” mutual help service chain,can greatly enhance the cure rates of hospital.
【Key words】 Neurosurgery;”three-have-not” patients;Green channel;Treatment transfer;Fund management
通常把无治疗费、无身份(姓名和居住地)、无责任承担的机构或人员[1]因意外产生身体疾患的人群称为“三无”患者。他们是需要社会关怀救助的[2],也是需要紧急救治的特殊群体[3]。为了提高这类人群在院内的抢救成功率,应及时、全面、严密、系统、持续地做好救治转归及资金管理工作。
1 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女32例,男68例,年龄10~82岁。疾病分类:脑血管疾病昏迷45例,车祸外伤41例,农药、酒精中毒14例。其中,互助找到家属者55例,民政、公安部门联合安置45例。共离院96例,死亡4例。
2 方法
首先,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4]规定,急诊分诊,建立患者身份标识制度,针对身份不明的患者由接诊护士佩戴红色腕带,各类申请单填写“床号+无名氏”,并在住院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其他不详资料暂时留白。第一时间拔打110报警,并联系政府相关部门予以协助确认患者身份。上报各级主管及相关部门做好迎接准备,身份确认后,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由科室负责人逐一核对相关证件、物品,确认后在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上签字存档。之后由医生在住院证上将“床号+无名氏”更改为患者的真实信息。由家属携带相关证件包括患者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到医务科、住院处、收费处办理变更相关手续,并更换蓝色或粉色腕带。
其次,启动绿色通道、制定救治方案。根据《无主人员分诊及通道流程》,开通管理领导小组。按照省、市、区的公安、财政、卫生和民政主管等部门的相关规定,规范并按要求填写《急救医疗绿色通道登记表》,必要时由出警警官签字认证。绿色通道的启用大大保证了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5],为患者赢得急救“黄金时间”[6];应设立抢救收费专用章,制定救治及护理管理方案,立即施行各类抢救治疗方案,避免因欠费导致的拖延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由科室负责人签字盖章,各个相关处室见章后视为加急,血库及时提供急救用血,麻醉科及时提供手术平台[7]。整体化实施救治方案,记录好各类医疗、护理抢救文书,予以防患医疗、护理纠纷,必要时进行全院大会诊,他院指导性会诊。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突出了患者是整体的社会人的概念[8]。此类患者病情重,起病急,均无家属陪伴,多数伴有恐惧、失望、无助、悲痛等不良情绪,应该营造一个充满亲情的空间,为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拉近医患距离,建立医患会见的信任感,促进病人的康复[9],必要时可按计划实施心理学辅助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则表现为“乐观、随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支持和尊重,对于促进和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促使其早日回归社会实际是有有利的[10]。对于那些年幼的患儿,应强调安全护理,防止安全隐患发生[11]。使用保护性约束时,应随时调整,及时解除约束[12]。评估影响个体的各类因素,提供安全的救治环境,以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情感上要注入深切的同情,细节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情心是体现护理人员的道德感情,做好心理护理的基本要求[13]。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医护人员体力消耗较大[14],因此,要合理排班,避免超强度而疲劳懈怠的工作[15]。要求医护人员克服各种不利于抢救的困难,针对不同病情进行有序的抢救[16]。还要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观念,强化职业风险的防范意识[17],以防与患者家属或者合法监护人沟通无效时预期潜在的风险。
清点物品时,应由2名医务人员或保安根据其随身物品尽可能多地寻找出可以证明患者身份的物品,设法寻找家属,清点物品后,准确、无误地记录并签字,必要时可在监控下实施清点。以备亲属或直属单位认领。及时上报上级联络部门,如公安局、医务科、保卫科等,迅速开展“互联网式”互帮服务链,确保其隐私权,可通过媒体资源扩大寻找范围。确认身份有家属认领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亲属或直管单位凭相关证明方可接患者离院。针对不同国籍、省市的康复后患者,通知政府、公安、大使馆等相关部门共同协助处置。确认身份无亲属的患者,并且是不能提供住宿地址的流动人员,病情稳定后,确实需要且符合救助条件,无生命危险者,院方将开具医疗诊断救治证明,由医疗救治单位告知或护送其到事故发生所在地救助站求助。没有确认身份、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应再次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三无”患者身份标识核对流程,上报上级直管部门,并联系市、县级相关部门,按规定将其送至城、县、区当地指定的安置收容救助站。那些无人认领又无确认身份抢救无效的死亡患者,及时上报公安部门,登记予以备案。准确无误的填写患者《死亡证》及《死亡调查记录》,任何个人或者直属单位严禁伪造、私自涂改,签章后即为生效,具有法律责任。严禁因资金无法落实而拒收患者[18]。“三无”患者的病例记录是最重要的、最原始的资料,是医院工作的证明和可能出现纠纷的证据[19]。要求如实、详细、及时、准确记录,加强管理,方便日后取证。
针对资金管理创新举措。根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财政厅、公安厅、民政厅等部门联合出台《河南省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办法》[20],要求各省辖市、直管县(市)设立并制定《“三无”人员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办法》[21],使“无主”患者、贫困患者可获得救助,使医院获得应有的急救补助资金,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院方垫付资金拿不回的尴尬局面。通常由主治医师及科室负责人引导向所在街道办事处提出“三无”人员救助认定申请,并提交“三无”人员认救助定申请书;本人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在院期间产生的各类费用,如救治费用、生活费用等无法结算时,即可申请。而那些确实需要且符合救助条件、无生命危险者,院方将开具医疗诊断救治证明,由医疗救治单位告知或护送其到事故发生所在地救助站求助。弃婴病情稳定后送儿童福利院[22],并由专人负责与相关部门密切随访。
3 结果
强化并规范了院内有关神经外科“三无”患者救治转归流程,早期排除因医疗、护理过程中造成的各类不良隐患,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经济利益。
4 结论
通过强化并规范院内神经外科“三无”患者救治转归流程及资金管理工作,可切实有效地保障院内“三无”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经济利益。
5 参考文献
[1] 陈煜.“三无”患者的急诊治疗与管理[C]//第一届全国危重多发伤加强救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36.
[2] 梁玉琴,刘金红,李文颖,等.“三无”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护理安全[J].河北医药,2013,35(4):617-618.
[3] 李翠兰.“三无”急诊患者的接诊与处理程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8):928.
[4] 李海洋.“三无”患者的院前急救法律问题探讨[J].医学与法学,2014,6(4):10-14.
[5] 李银燕,彭博.急救绿色通道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2007,9(6):565.
[6] 刘明凤,王晓红,李红.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16(7):47-48.
[7] 黄建红,陈建红,黄荔红,等.急救绿色通道专用章的临床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2):95.
[8] 徐东娥,毛晓红,冯怡.人文关怀护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56-57.
[9] 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45-248.
[10] 王玉,朱世辉,贾立平,等.受助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及应付方式对照研究[J].神经疾病与神经卫生,2006,6(5):369-371.
[11] 陈丽娟,蒋顺仙 .对无助急诊病人的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27-129.
[12] 沈海兰,游宝英 .对无助急诊病人的护理管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97.
[13] 程时秀.护理管理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8):35-37.
[14] 刘均蛾.急诊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0-11.
[15] 贾新莉,常淑娟 .院前急救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4,18(11A):1 957.
[16] 杨艳霞,孙黎娟,李玉芹.院前急救护理的危机管理[J].职业与健康,2008,24(5):492-493.
[17] 周京清.护士在院前急救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10(9):19.
[18] 林祥虎.189例“三无”患者的院前救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33(9):253-254.
[19] 熊小青.“三无”患者的救治和处理体会[J].今日健康,2015,14(10):484.
[20] 王远兰.在“三无”患者救治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5):124.
[21] 李政奇.关于“三无”患者欠费问题的思考[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9):1 763-1 764.
[22] 蓝巧燕.急诊“三无”患者的护理体会[J].今日健康,2014,4(13):258.
(收稿 2018-02-10 修回2018-04-10)
本文编辑:夏保军
本文引用信息:刘滨,付旭东.神经外科“三无”患者救治转归及资金管理工作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9):1038-1040.DOI:10.12083/SYSJ.2018.09.261